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。无论是心甘情愿,还是情非得已,时间的脚步依旧从不回头,一往无前。转眼已经入暑,明天又到高考时。已经很久没有在夜晚写过东西了,往年的这个时候,也会得空随意写点随笔,去年大概是《小城大暑》。提笔之际,祝愿孩子们平安、健康,开心、顺利,交出一份属于自己的答卷。
今年的雨水较往年似乎异常充沛,入夏以来多次大雨滂沱,甚至让人措手不及、防不胜防。下午,又是一阵狂风暴雨,伴随着电闪雷鸣。黄梅时节家家雨,青草池塘处处蛙。此刻,不远处草丛里、水塘边、树林间,蛙声一阵盖过一阵,还夹杂着一丝一丝虫鸣。除此之外,透过夜色,尽管可以看到点点灯火,但是一切都显得出奇的静。
“春无三日晴,夏雨来时急”。夏天的雨不像春天的雨,缠缠绵绵,淅淅沥沥。也不像秋天的雨,随着秋风落叶,凄凉肃杀。更不像冬天里的雨,伴随着凛冽的寒风,有时还裹着雪花,让人觉得心底冰冷,一片萧条和苍凉。
“山雨欲来风满楼”。夏天的雨说来就来,一如既往的恣意、任性,迅猛、狂野,和其他季节的雨相比,更加显得干净利落、雷厉风行,尤其是雨后的那份舒爽、凉爽、清爽,哪怕即便是片刻的,也总能让你忘不了她的美。
夏天的雨似乎富有灵性,可以说是充满活力而且淘气的东西。每当下雨的时候,雨点儿落在地上,像在演奏着一首动听的乐章。雨停之后,不一会儿,慢慢逐渐变成水蒸气消失在屋檐,消失在窗边,消失在地面。
夏天的雨,打在树叶上,像珍珠落下,晶莹剔透;打在屋顶的砖瓦上,仿佛是骤然间叩响了琴键,韵律自然;打在水面上,宛如整个河面都绽开满满的睡莲。
我喜欢看树叶上、花瓣里滑动的雨珠,然后再看它们缓缓地滴落在地上,然后渗入泥土消失不见;喜欢看荡漾在河面上的那一层一层的波纹,涟漪荡漾,若隐若现;喜欢站在屋檐下、窗户前,摈住呼吸,听雨的呼吸,感受雨的气息,看不远处烟雨蒙蒙的美景,那一刻真的可以沉醉。
时光的深处,季节在不停地变换。不一样的季节描摹着不一样的风景,渲染出不一样的情怀。俗话说:境由心生。当我们寂寞到心中没有风景的时候,眼前也看不到风景。还有的时候,看惯的风景就是再令人惬意,也会想着远方或许更美。于是我们会在春天向往秋色,会在夏夜想象往严冬,也同样会在冬日里渴望拥抱春天。
今夜微凉。遗憾的是,见不到交接的月光。雨后,蛙声,虫鸣,此起彼伏。人生天地间,忽如远行客。自然就是这样,人生莫不如此。尘世间的春花秋月,千红万紫,四季交替,风雨交加,一切轰轰烈烈的到来,洋洋洒洒的褪去。其实,真的如此,一切都只不过是过眼烟云,擦肩过客,人生过往……
竹深树密虫鸣处,时有微凉不是风。静坐许久,窗外一阵微风飘来,真的好凉。不知不觉,夜在霓虹灯下渐渐低垂,慢慢沉睡。晚安!
2020.07.06 22.47
南宋孝宗淳熙八年(公元1181年),四十二岁的辛弃疾,来到了江西的上饶,过上了半隐居的生活。年富力强的他,当时并未料到,未来等待自己的,将是长达十几年的贬谪生涯。
辛弃疾带着妻子和奴仆,在带湖盖了上百间的房屋。平时就在农庄里饮酒、赏花,偶尔也会主动外出寻亲访友,亲近大自然。
当时,上饶县西四十里有一座黄沙岭。岭上有两处泉水,有几十亩农田。一天半夜,辛弃疾途经黄沙岭,眼看月朗星稀,耳听蝉鸣蛙唱,鼻子又嗅到了丰收的田野里散发出的稻花香。
后来,虽有“两三点雨山前”,但是却也无法冲淡辛弃疾内心的这种欣喜与欢愉,于是他提笔写下了那一篇著名的《西江月·夜行黄沙道中》。
这首词运用明月、乌鹊、蝉、稻田、蛙鸣、星子等众多的意象,刻画出了一派自然之美。这种绝美的田园风光,和很多农村人小时候在收稻季节夜晚所见到的景象,是极其相似的。
虽然这首词描绘的景象非常美,但是词的开头两句,却一直存在着一些小小的争议。下面先让我们来欣赏一下辛弃疾的原词,将争议留到后面再说。
一、《西江月·夜行黄沙道中》赏析《西江月·夜行黄沙道中》——南宋·辛弃疾
明月别枝惊鹊,清风半夜鸣蝉。稻花香里说丰年,听取蛙声一片。
七八个星天外,两三点雨山前。旧时茅店社林边,路转溪桥忽不见。
白话翻译:
在皎洁明亮的月光下,我一个人独自在夜晚行走,脚步声惊飞了停在树梢上的乌鸦。树梢的摇曳,反倒让我吃了一惊。八月的黄沙岭,清风习习,树上还有蝉的鸣叫声。
清风吹来一阵稻花成熟的香气,仿佛有人在低声议论着:这又是一个丰收的好年景。其实哪里有人呢,耳边只是听见池塘里面,响起了一阵蛙鸣声。
天空上,还有七、八点疏星;山脚前,却已经开始下起了小雨。正好在不远处的树林边,有一间旧时去过的茅店可以避雨,只要转过小溪上面的那一座桥就到了。
这首词叙事的时间,是在“半夜”。古代的“半夜”,大约是在凌晨1点至3点之间。古代没有电灯,普通农民晚上很早就歇息。那么,为什么辛弃疾会“半夜”独自一人出现于黄沙道中呢?
辛弃疾在《丑奴儿近·博山道中效李易安体》中曾经提及:“青旗卖酒,山那畔别有人家。”当时他时常翻过一座山,找到那间有青色旗帜的酒家饮酒,顺便与他的朋友约会。
可想而知,这一天辛弃疾是刚刚从小酒馆见完了朋友回来的。因为离家的路途还比较远,所以他走到稻花田的时候,就已经是“半夜”时分了。
黄沙岭这条小道,辛弃疾平时也不知道走过几百次了,但是只有今晚这一次对于他来说是非常特别的。这大概是因为,他和朋友喝酒聊天,聊得十分投机。
因为辛弃疾这一晚的心情非常愉快,所以他对沿途的那些风物也特别留意,因此他才发现了平时那些自己完全看不见的美景。
这首词从表面上来看,讲的全部都是作者本人在这次夜行途中的所见所闻,都是根据实际景象进行的描写,看上去似乎也没有什么深刻的内涵和寓意。
不过,当你仔细琢磨这首词的含义的时候,你就会发现,原来“稻花香里说丰年,听取蛙声一片”两句,依然体现出词人本身关心政治,忧国忧民的秉性。
中年时的辛弃疾,事实上是一个大财主,他在上饶购买了大量的田地,并且又盖了上百间房屋。虽然他自号“稼轩”,但是他并不依靠耕种维持自己那么大一家人的生活。
那么,在这样的情况下,辛弃疾为什么还甘心“稻花香里说丰年”呢?这只能说是出于他关心黎民百姓的生活,关心江山安危的天性了。
二、词中两个争议点辛弃疾的这首词历来广受好评,因此它早就被选入基础教育课本里面。不过迄今为止,这首词中仍有“两个有争议”的问题。其中第一个问题,一直没有准确的答案。
这两个问题出自这首词的开头两句,分别是:一、“明月别枝惊鹊”中的“别枝”,到底是什么意思?二、“清风半夜鸣蝉”里的“蝉”,到底会不会在晚上叫?
先说第一个问题,词中的“别枝”字,历来有三种解释:
“别枝”的第一种解释,是指“另外一枝”。这是最主流的一种解释,最早由俞伯平先生提出来的。他认为词中第一句的意思是说:明月惊飞了乌鸦,让它从一个枝头跳上了另一个枝头。
“别枝”的第二种解释,就是“离别树枝”。明月惊动了乌鸦,让它与树枝“离别”,朱光潜先生就是支持这个观点的。
但是有人却认为,这首词的头两句其实是“对偶”句。如果把“别”解释成“另一枝”,那么“别”就成了动词,无法与第二句中“半夜”的词性形成相对。
“别枝”的第三种解释,就是“斜出的树枝”。1981年,社科院编写的《唐宋词典》,就是作此解释的。那么,三种答案到底哪个更正确呢?这就见仁见智了。
第二个问题是,夏天晚上的1至3点,野外到底能不能听到蝉叫。这个问题曾经困惑过许多的人。不光是我们如今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不知道,朱自清先生在写《荷塘月色》时也不清楚。
因为朱自清在《荷塘月色》里曾经提到:“最热闹的,要数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。”看起来,朱自清先生很像是受到了辛弃疾这首词的影响,才写下了这样的句子。
朱自清的这篇文章问世以后,曾经有人写信给他指出:夏天的晚上是听不到蝉叫的。朱自清先生为此还找了很多昆虫学家询问,但是都没有特别明确的答案。
直到后来,朱自清自己在晚上亲耳听到过两次蝉鸣,才确定了蝉是会在晚上叫的。可是蝉会在晚上20点后叫,并不代表它们会在凌晨1点至3点之间叫。
因此有人认为,辛弃疾在这里写“鸣蝉”,并非写实,而是用蝉的叫声取代了田间的叫声。俞伯平先生把词的首句,与曹操《短歌行》“明月星稀,乌鹊南飞”并论,并不是偶然的。
假如当时辛弃疾的确是联想到了曹操的《短歌行》,因此才写下了“明月别村惊鹊”,那么这首词恐怕就不只是一首简单的田园风光词了。
这首词的内涵,有可能涉及了南宋朝廷当权者的人才观,以及词人本人的怀才不遇。那么词第二句中用到的“蝉”,可能就是出自李商隐的五律《蝉》了。
按照李商隐在《蝉》中的说法,那是一只怀才不遇,叫声会在“五更疏欲断,五更疏欲断,一树碧无情”的“蝉”。这只蝉恰好会在半夜鸣叫,当时辛弃疾的遭遇也符合这种设定。
结语以俞伯平、朱光潜为代表的主流学者一般认为,“明月别枝惊鹊”是明月惊动了乌鸦。不过也有学者指出,这里的乌鸦不是被明月所惊,而是被在月下的行人所惊,本人持同样的观点。
乌鸦露宿在枝头上,明月在云间时隐时现,这些都是很正常的。尤其是在凌晨时的明月,并非初升之月。它肯定早就悬挂在半空,只是偶尔被云朵挡住,然后又露出头来。
在这种情况下,明月根本就不可能惊飞乌鸦。所以“明月别枝惊鹊”,就只能是月下独行人的脚步声,惊到了乌鸦。
中国古典诗词以婉曲、隐秀为美,所以诗词的中心思想往往是含而不露的,需要读者自己去体悟和感受。因此不同的人读同样的诗词,会得出完全不一样,甚至是截然相反的感受。
作为作者,辛弃疾需要做的就只是在这首词里面,成功运用自己的叙事技巧,并调动读者的五识、七情,再把自己的见闻,通过精心的剪裁,呈现出来。
至于“明月别枝惊鹊”中的“别枝”,到底该怎么解释,以及他当时究竟有没有在凌晨听到蝉叫声,“鹊”和“蝉”是否又有别的隐喻,就要靠读者自己去慢慢体会了。